[ 我想起浮泛在生与死与爱的川流上许多别的年代以及这些年代之被遗忘,我便感觉离开尘世的自由了。 ]
新一年的牢骚
新一年的第一个月即将过半,看起来仍然不顺。也常试图自我安慰: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可牡丹风姿绰约,艳丽可人,常被世人追捧以至喻为国色天香。便是诗人们也对牡丹多有吟诵,哪里是寻常花草可比。
蔡智恒小说广播剧
和现在追求感官刺激,注重快、爽的网络小说相比,蔡智恒(算是第一代网络作家)的小说可以说是清淡的、克制的。小说往往叙事节奏缓慢,语调也是温柔平缓、娓娓道来式的。主角绝不玛丽苏,情节更无意yin的成分,通篇关于身体的描写不过止于类似“你今天穿的裙子很短,再往后仰的话,会曝光”这样的尺度,男女主角都少有接吻、拥抱的机会,更遑论床戏。故事也不波澜壮阔或惊心动魄,不过是人间烟火中的平凡男女的恩怨痴缠。然而,我当年却总被他营造出的真实、温暖的氛围感动,常百读不厌。 最近睡眠不佳,便又想起他的小说来。记得读研 …
月饼与中秋
小时候奶奶做的月饼最是好吃。香油和面做的皮,炒熟的芝麻花生仁和少许红糖做馅,土灶锅里架上鏊子慢慢炕熟。不用花哨的模具,不加繁复的配料,就只是奶奶粗糙的双手借助普通的食材和日常的炊具,不紧不慢地就拾掇出隽永于舌尖和心灵的味道。农家小院里的木桌矮凳,辽远夜空上遍撒金晖的圆月,更是让月饼享用的过程增添了诗意的色彩。月饼、元宵之类的传统食物应该算是文化产品,一旦抽掉文化的意蕴和传统的情境,只从味道上是无论如何也拯救不了的吧。